傍晚過後才是熱情奔放的南台灣樂團真正主場

浪人祭 Day1 現場紀實

辛勒那
10 min readJul 24, 2020

悶壞的疫情時期,幾乎所有音樂祭都停辦或延後,後疫情時代第一個開跑的音樂祭,是來自最熱情的台南,結合南島風情、環保淨灘以及不可或缺的獨立樂文化,三位合一的《浪人祭》。

這篇文章記錄第一天我在浪人祭看到的風景與感受,分成0-5分與五個面向作為評比,紀錄浪人祭此一活動與內容,也是快樂地寫下一篇大家或許會需要看的日記(?)

話不多說,我們開始吧!

浪人祭現場紀實遊歷標準

0–5分,橫跨天堂與地獄之間

5分:精彩絕倫,錯過真的哭哭

4分:值回票價,推薦再三來玩玩

3分:普普通通,沒事可以來晃舞台

2分:你真的不小心路過,外面晃個就好

1分:朋友拖你,八成是想當替死鬼

0分:人生有很多條路,早點投胎回頭是岸

遊歷順序評比

我怎麼玩的過程就怎麼評了,基本上會是以下順序。

  1. 場地與動線
  2. 流程
  3. 設計
  4. 主活動內容(樂團)
  5. 觀眾風情

以上五項,若有需要補述,再請各位不吝指教。以下意見與評分皆為個人意見,不代表活動整體與其他觀眾想法,歡迎大家留言討論;覺得中肯的部分也歡迎幫我highlights 👍

場地與動線:4.4

安平觀夕平台寬,並容易帶動觀光,須注意中暑與防曬

活動地點位於台南安平區的觀夕平台旁草坪,佔地廣闊,滿滿的大草皮可說是大型複合型活動最佳場地。

舞台一下子就找到了,若是機車前往活動場地者,會發現周邊有很多好吃好玩可以逛,離海邊也很近,我猜晚上可能會有團仔(聽團的人)一群群約去海邊吹風、散步、放音樂聊聊天。

然而幅員遼闊亦有其不便,鮮少中樹的觀夕平台,在炎熱的夏天舉辦活動,17:30 以前來到現場的觀眾幾乎熱到要自殺,主辦單位亦無提供遮陽區域,大家都擠在 PA 台的影子裡面聽團,在活動開始前,也有許多團仔躲在傻鳥的帳篷裡避暑。

動線簡易近人,沒有迷路的原因

換票後簡單繞了一下全場,除了停車不便以外,其他路線皆非常友善簡單。舞台有三個開口,分別在正前方與左右方,面對舞台右邊是廁所跟市集,左邊通通是換票跟官方,把主客分的很清楚。

最喜歡的小安排是市集由內繞到外剛好一圈,前面是衣服、包包等日常用品,外圍是餐飲類,正好排隊動線不會卡到要逛市集的人,且大家買完東西要吃就可以坐在馬路跟草皮的交界處,圍成一圈一起聊天。

活動流程:4.7

整排換票口搭配SOP極速入場,不用等待

可能是我很早到的關係,看到L型換票口兩排分流安排好工作人員,瞬間感動與感謝,因為真的熱到往生。

粉專於活動前要求填寫防疫問券,現場有工作人員引導掃碼與領票分流,基本上手機點好螢幕開著,不用一分鐘就入關。

驗票流程如下,其實都可以先開好與準備好,以加速入場時間,給大家參考一下。

  1. 填寫防疫問券
  2. 開啟信箱回條
  3. 開啟kktix截圖
  4. 拿出身分證件
  5. 拿小冊子戴手環,入場

要注意的是,如果需要排隊,換票處沒、有、任、何、遮、蔽、物,大家一定要自備雨傘或毛巾帽遮陽,避免中暑。

演出左右開弓,體驗完美銜接

演出的安排上,浪人祭模仿火球祭的同場地雙舞台形式,並且不刻意隔開,讓觀眾於兩個舞台之間可以自由穿梭。

一般來說演出後都還會留個三分鐘換場,左右開弓雙舞台讓上場演出結束,下場表演者開幕瞬接零失誤,連開場曲都省掉,樂團從頭到尾都不尷尬。

如此設計讓歡樂的氣氛不斷延續與疊加,到晚上一堆人超開心在舞台前面跳著舞,即便不是很有名的樂團,但因為下午的快樂累積,觀眾都非常沈浸於演出的愉快氛圍。

視覺設計:4.0

精心裝置藝術製作,手染旗幟亮眼吸睛

進到會場第一個吸引我的是滿佈天空的旗幟,不像一般活動用小小的三角旗飄揚,而是真正的三角旗幟佈滿了舞台前的天空,並且多多少少也起到一些遮陽的效果,而手染的色彩讓整片天空看起來繽紛絢麗,心情瞬間變超好!

此外還有一些立體的星星、彩虹旗幟的裝置藝術,看起來都非常用心,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舞台前的廢棄光碟片,正面呼應了環保主題,但活動結束後作品的去處需要多多思考。

主視覺獨樹一格,設計理念引人發想

主舞台的 truss 佈景照例回應了主視覺,用了可愛的粉樣色系作為主色,在音樂祭強烈的風格中,這一類的設計是很少見的。不太清楚兩個舞台的視覺差異性,一來是配色一樣,二為不知舞台命名的意涵,隱約可以知道素蘭舞台是主視覺的女孩,其他舞台的設計內涵就稍微不那麼直觀。

倒是周邊毛巾的設計亮色的很可愛,現場大家都有一條,聽說毛巾銷量是最好的,功能性高、設計的配色也很討喜。

主活動內容:4.9

優質挑選南部潛力股,打開音樂祭新視野

個人認為一個音樂祭的在地性與草根性是非常重要的,音樂祭除了帶起觀光,更要顧及當地人的音樂素質,或曝光在地樂團;扣掉我沒注意到介紹的樂團,幾乎所有的樂團都來自台南或高雄,或是本身團員就有南部因那,且都非知名大團,滿懷著熱情來到現場,超級嗨的帶起活動氣氛。

今日最喜歡的《 你我 U&I 》(圖片來源:’浪人祭官方臉書

整天聽下來最喜歡第一團《 你我 U&I 》迷幻的電子跟清晰的節奏,很容易就帶起現場的躁動,而歇斯底里的吼出生活的困窘與真實,更是反映了現代人的不滿與難堪,個人覺得很倒車入庫有點像。

另外,主唱來自馬來西亞的《 Wayne Band 》也是我覺得很厲害的一團,輕快的鼓聲與主唱精力旺盛的跑跳唱叫,最後一首歌根本嗨到懷疑人生,前前後後應該有 10 分鐘那麼長的時間,都要維持觀眾在一個嗨起來還要再更嗨的控場,舞台魅力簡直令人無法招架。

WAYNE BAND 》成員來自各國,卻在炎炎夏日帶來〈 熱情的沙漠 〉,主唱也很熱情地跳下台與觀眾互動,令人心花怒放、超可愛、超喜歡的啊!(圖片來源:浪人祭官方臉書

瑕不掩瑜的硬體小小提點

而夜晚的來臨,除了是聽團仔的正當活動時間,更因為前面的氣氛醞釀,讓觀眾都嗨到最高點,壓軸的《 恕 》與彩蛋《 A Piece of Cake 》,根本用龐克跟金屬解放聽團仔累積半年來的鬱悶,舞台前撞到護城河歪掉,也真是辛苦了大家這將近半年的防疫閉關。

是說,其實從外圍聽,音場是整個炸掉的破音,燈狂閃、煙狂噴,站在外面會覺得舞台那邊真的很嗨,但其實有點無法跟上整體的節奏,因為持續地閃跟炸毛的音場,讓人挺難招架的,覺得主辦可以稍微多留心一下外場音控的部分,可能樂器聲音一大就會破掉這塊。

瘋狂炸毛的燈跟煙,超像煙火跟白色閃光彈;而《恕》的表演更是如炸裂的煙花般,盡情綻放整個觀夕平台。

觀眾風情:4.7

音樂祭是老鳥的同學會,各位同學好久不見!

作為疫情後第一個開跑的音樂祭,浪人祭的前夜祭即便以中小型樂團為暖身,還是吸引了許多來自全台各地的朋友來到台南,甚至也有很多台北的朋友特地南下一趟,要知道,今天可是 Legacy 的大團開發啊!(而且還有當紅辣子雞老破麻欸!)

許多聽團多年的老朋友便在此一聚,一起開心喝酒、跳舞,並且朋友之間流動性、可認識度非常高,可能因為 A 認識勒那,B 也認識勒那,之後 A 跟 B 就會變成好朋友了,並且在場館內互相幫忙看包包或是買食物,相互照應著。

稍微羞澀的年輕新面孔,別害怕,我們在!

這次音樂祭看到很多面孔非常青澀的騷年、少女,感覺是平常點點網路的音樂來聽,第一次到現場看表演,所以大概不知道怎麼樣玩,甚至看著我們這些在草地上打滾、跳舞、昏醉的老鳥們覺得來到異世界。

然而,樂團圈圈最自豪的大概就是「友善」這件事吧!不只是你身邊的朋友會友善的笑著看你,拉你的手一起跳舞(這是喝ㄎ一ㄤ);連老鳥跟樂團都會很友善的提示,接下來要怎麼開圈、分鴻海、撞起來(這是怕嚇到小朋友)。

在《恕》的演出中,我頻頻聽到有團圈的朋友喊著:「撞起來撞起來!」、「Circle pit、Circle pit!」、「幫抬上去!(Surfing)」在旁邊撞到已經沒有氧氣的我,頓時覺得很窩心,終於不會遇到推擠或是想衝浪沒人理你的狀況,當然多少還是會有,但教育文化這件事情,終究還是得由老鳥手拉手的教起來。

即便那些新面孔或許有些青澀,還不敢伸出手來,或是放心躺下從舞台上跳下來,但我始終希望,大家可以用自己最喜歡、最嗨、最舒適的方式,享受著音樂的氛圍。

DAY1 總結評分:4.54

值回票價可推推,如果還有票的話快點收一張!

接下來兩天還有更有趣的子活動,像是淨灘跟變裝比賽(?),呼應了整個活動的策展主題,也希望聽團仔可以多分一點心力在落實愛台灣、愛環境這件事情上面。太陽很熱,我們來自南台灣的熱情,絕對不退縮!

而這兩天的演出樂團就較為知名度高,很久沒聽團的老朋友,跟想要接觸樂團文化的新手們,都很適合在這友善且開心的環境裡面,找到屬於自己的一份天地。

文章結束了,
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的話請不吝給我拍拍手❤❤❤

👏1-10下:謝謝你的喜歡!
👏11-30下:想看浪人紀實更多( •̀ ω •́ )✧
👏31-50下:我想看更多不同活動的精華與評分ヾ(≧▽≦*)o

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專頁,未來不定期會推出展覽、講座、活動紀實或筆記!

也歡迎大家留言、分享,討論你第一天參加浪人祭的想法,如果你有興趣告訴我更多故事,也歡迎私訊我聊聊天😎

:我的期中報告可是活動走讀呢!需要有人來分享其他心得🤣🤣🤣

點我看看更多關於我們在浪人祭的快樂模樣ヾ(•ω•`)o

--

--

辛勒那
辛勒那

Written by 辛勒那

不是創業家,不是設計師,是個想要成為策展人的專案經理。xillinna@gmail.com ,一起聊聊專案經驗。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