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療法行不行?愛莉莎莎 vs 蒼籃鴿影片事件各界討論

作為KOL的二者,以及身為聽眾的我們,甚麼才是最好的選擇?

辛勒那
Feb 15, 2021

一月的時候,朋友傳給我了蒼籃鴿闢謠「肝膽排石法」的影片,也就是愛莉莎莎的所拍的實驗影片,在過年前迅速地炎上,也引起了許多醫界的討論與關注,而日前凌晨在Clubhouse上,也有許多醫療人士與KOL一同討論關於民俗療法與現代醫學的立場。

個人比較晚進到 CH 的房間裡面,而 CH 社群規範亦有表示不能錄音,所以以下整理與言論,除了為在場內的 Speaker 的想法節錄,也帶有個人的想法,並非完全引用原文,若有出入請原發言人立即連絡修正,為保護個資,本文不公開關於發言者的 ID 與身分,若有必要會粗略提及相關背景。

愛莉莎莎對於影片上傳先是抱著強硬的態度,甚至欲提告蒼籃鴿,在 Clubhouse 討論與建議之後,愛莉莎莎也道歉與承諾下架所有跟肝膽排石法相關的影片,話題總算告一段落。

內文綱要

  1. KOL 立場|話語權與親民的雙面刃
  2. 民眾立場|迫切追求健康但醫療距離很遙遠
  3. 醫界立場|職業知識、道德與不實資訊的擔憂
  4. 關人建議|承擔責任,保持溝通
  5. 個人總結|究竟我們需要怎麼樣的內容

KOL立場|話語權與親民的雙面刃

KOL 全名 Key Opinion Leader,中文為關鍵意見領袖,大多時候有些人會認為是網紅,然意見領袖更代表某種程度上的專業,我們更傾向於聽取他的意見。KOL 通常具有足夠大的聲量,能夠影響民眾意見與感官,也因為 KOL 的經營從名氣極小時開始累積聲量,所以更容易被民眾信任、接受。

專業知識聽不懂,希望藉由自身話語權簡單分享

對於一般民眾來說,專業的知識通常常太深奧,甚至很多名詞不在理解範圍內,常常聽醫生建議或是分享的時候,不理解他們的語言;甚至諮詢了很多醫生之後,會不知道要誰的建議。而 KOL 在吸收知識之後,能夠用簡單的邏輯與話語轉達給觀眾,分享自己的想法跟經驗。

以實驗影片帶起民眾關心

而對於愛莉莎莎而言,用影片分享日常就是她的工作內容,讓複雜的議題變得簡單,便是她可以做到的事情。藉由有趣的腳本、內容,一個 KOL 除了自身專業以外,可以去嘗試更多議題的操作與討論,讓民眾對於不一樣的議題有所關心。

企劃影片背後的苦心

影片企劃與腳本、拍攝需要時間,素材修剪與後製也需要大量的工作,製作影片的背後有許多細碎的工作,醫生是個平常很難接觸到的職業,甚至問了也不願意露面,讓企劃可能因此無法順利進行,若想要分享好玩的相關知識或討論,就會變的窒礙難行。

民眾立場|迫切追求健康但醫療距離很遙遠

面對疾病,大眾皆會恐懼

一般大眾其實面對疾病是恐懼的,當自己真的罹患疾病時,為了延長生命與健康,大家在生命最緊急的關頭,不管甚麼方法都會想要去嘗試,或許是看網路資訊、買書或是打探非專業管道的資訊。

資訊取得的方便程度,方法的簡單程度

現代網路資訊發達,我們可以藉由各種管道取得很多醫療相關資訊,用相對簡單、便宜、容易了解的方法,去嘗試追求健康的可能性。而由我們自行去搜尋的資訊,會因為是「自己努力找來的」而更加自我相信這些資訊的正確性。

不相信醫生,害怕被否定

回歸「看醫生」的本質,我們其實會害怕去跟醫生討論自己的身體狀況,也害怕提出的想法被否定,面對某些具有「優越感」的醫生,常常讓病人感受到壓力。

於是可能藉口挪不出時間看醫生,抑或在醫生提出專業建議時,選擇不相信、不採用,更多時候是情緒與信任感沒有被解決,而導致我們不信任醫療體系。

難道西醫以外就不是積極治療嗎

西醫的治療對病人的生活與壓力常常是無法接受的,將身體的某一部分切除,化療讓身體不方便,特殊療法、民俗療法或保健產品都是對民眾而言,壓力比較小的治療方式。

醫療立場|職業知識、道德與不實資訊的擔憂

那天在 Clubhouse 的討論,許多醫生皆強調時症醫療的重要性,並且認真討論台灣的醫病關係,對於愛莉莎莎的行為行為保持開放討論,解釋自然療法與現代醫學的差異性。

當下的我是很感動的,因為現場並沒有任何的火藥味,大家都很認真地討論這次事件的起因與建議,而愛莉莎莎本人也在再現上聽台,比起網路上的鄉民炮火猛烈,這些誠摯討論的時刻,實在令人感動。

而醫生們也提出了幾個不方便合作,以及為何會導致影片上架的可能:

基於醫療法的限制,醫生需要斟酌用詞

不是不願意接受採訪,而是在醫療法與醫療道德的限制之下,醫生對於自己說的話要負責,每一次的採訪與問答都是經過深思熟慮而得,畢竟每一次發言都有可能影響到病人對於就醫、用藥的選擇;因此對於有爭議性的討論,醫生常常會傾向用詞保守,避免惹禍上身。

台灣的健保體系讓醫生無法花更多時間照顧病患

健保系統的補助,讓大眾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看醫生,每天都有許多病人需要面對,除了問診病人以外,醫生還需要顧及住院病人、醫療論文與新知等等,於是分給每個病人的時間即不多,沒辦法解釋給病人聽,也因為照顧時間不長,病人對於醫生的信任感並不高,導致惡性循環。

薄弱的醫病關係導致病人不相信醫生

除了照顧時間不長以外,醫生對於病人而言,是擁有大量資訊的話語霸權者,對於無知民眾而言就容易產生自卑感。雖然溫柔、友善的醫生不在少數,然民眾自身的不信任與害怕,導致醫生在傳遞正確資訊時有困難,甚至傳遞之後,也不被相信。

實證醫學背後的知識與研究苦力之龐大

西醫講求的是數據與療效,我們看到的許多療法,背後都是大量的實驗數據,但民俗療法並沒有這些數據,可能網路上會有以訛傳訛的發文或文章,但那是失敗了多少才會出現的成功案例?因此實證醫學更被相信,是因為在大量嚴謹的檢核下通過,相較於民俗療法,更有確切的證明。

公關建議|承擔責任,保持溝通

身為 KOL 需要有言論責任,對於大眾與專業負責

身為 KOL 擁有的是面對大眾的親和力與影響力,並且擁有網路上的話語權,相對於正確但艱深的資訊,民眾更傾向相信 KOL 與建議的資訊。建議 KOL 未來涉略相關專業內容撰寫,需要諮詢專家合作。

對大眾保持溝通,有錯就承擔

接下來的 24 小時,愛麗莎莎還是需要持續與大眾保持溝通,對於錯誤建議坦然承擔、勇敢承認之後,會有更好的開始。

善用話語權,將能帶來雙贏與和平

愛麗莎在於大眾傳媒有著親民的話語霸權,而蒼籃鴿則有醫療專業的知識霸權,隨著新聞的炎上,雙方都有各自的擁護者,護主的同時可能就會打壓到對方與對方粉絲的自尊。

未來愛莉莎莎分享專業知識時,可以善用親民的話語權;而蒼籃鴿則可以以醫療專業與 youtuber 的雙重腳色,與更多知名 youtuber 合作,共同建立雙贏局面,給予閱聽人更健康、專業、易接受的資訊。

齊心合作,事先準備資料增加彼此信心

而在 Clubhouse 的談話最後,也有其他相關領域 Youtuber 現身說法,建議未來若要拍專業性較高的影片,可以將訪綱、腳本、呈現內容想像,做好一份企劃之後投遞給預設的合作夥伴,將能夠大大提升雙方的合作信心。

個人總結|資訊接收者的我們可以做甚麼?

愛莉莎莎下架影片之後,討論熱度並沒有因此而撲滅,甚至被翻出以往拍片的黑歷史,造成社群再次炎上。筆者看見戰火連滿天,感到非常的焦慮與惋惜,我們活在網路時代,是希望能夠更舒服的收到來自各地的消息,而不是讓網路顯的烏煙瘴氣。

我們沒有專業的醫療背景,也沒有能為我們所動的粉絲群,唯一能做的只有正視自己的行為缺點,也同時運用自己小小的力量,推動身邊其他友人的反思,發生意外並沒有錯,個人覺得怎麼樣再次避免,找出身為閱聽人的功能,並且好好善用,才能避免更多炎上與社會撕裂、對立。

建立獨立思考,判斷資訊的可信度

身為第一個接受到影片的我們,當下或許豁然開朗、或許半信半疑、或許覺得好笑,然而在全面接資訊的今日,我們需要盡可能查證每一次的資訊緣起為何?可信度有多少?

在知識建立的金字塔中,盡可能找尋公開國際佐證,避免商業操作文獻,保持五分相信、五分懷疑,不被錯誤資訊影響到未來的人生與健康。

面對風向大浪需穩且客觀,理性開放討論

身為閱聽人應旁觀者清,看見每個立場的執著與焦慮,所有的爭吵與不理解都是來自於資訊不平衡,以及對於缺乏理解的焦慮與憤怒。猛烈攻擊以前,想想我們是否有助於假資訊、不實資訊的抑止?又或者是讓事態更嚴重呢?

若抱持開放心態討論與建議,不論從私訊、留言、發文章,讓對方發現錯誤與需要修改的地方,都有助於訊息更確的傳遞。

鼓勵正確資訊,分享正向思考

風波以後,以後,我們應回頭看向持續努力累積正確資訊的創作者們,或許是 youtuber、或許是專欄作家,還有更多經營著大大小小社群的創作者們,以自身的專業、結合社群讓大眾更簡單地理解許多複雜的資訊。

每一份留言、購買商品以及分享,都會是對這些創作者們莫大的鼓勵,使創作者們能製造更多優質的內容。此外,日常也試著分享正確的資訊、正向的思考,也有助於讓社群環境邁向更好的未來,就讓我們一起打造乾淨和樂地線上生活吧💪

道歉以後,事情真的落幕了嗎?

不論何時,皆需保持公關意識

這一部分想要提醒這次事件的主角,以及其他有機會遇到事件的 KOL 們,每一次的發言、行為都代表了自品牌,長久累積以來會形塑品牌的既定印象,相信不會有任何品牌希望自己對於大眾而言是負面感受。行動之前可以先想想有什麼可預見的變化,盡可能補足闕漏。

身為公眾人物,如上所述,擁有的力量之大更應該善用,每一個行為舉動都將牽扯到社會大眾。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,聘請公關專員也是不錯的選擇,他們更知道如何跟大眾進對應退,避免話題火上加油。

大聲責備、小巷道歉?

承認影片錯誤之後,愛麗莎莎也在這兩天下架影片,觀眾持續生氣的點是蒼藍鴿的清白,以及誤信謠言被耽誤健康的大眾該怎麼辦?

對於蒼藍鴿,愛麗莎莎以留言、寫信的方式向其致歉,接著看蒼藍鴿是否願意接受,或是要求莎莎更大規模的致歉與負責。對於誤信的觀眾,愛麗莎莎或許還得拍一支影片、請教醫學專業來導回資訊,並再次承認錯誤。

而其餘憤怒的觀眾們,則是對愛麗莎莎長久以來的影片風格感到不滿,愛麗莎莎是否要轉型影片風格與取材,則看她個人的市場規劃。

愛麗莎莎歷經許多公關危機,處理方式的確有待加強,還是誠心建議邀請公關夥伴合作,未來在許多行為上,能夠更加小心。

最後感謝願意討論、指正的朋友們,寫作路上多有不周,能夠交換意見與觀點,也是筆者所期待的。

感謝您的觀看,我們需要您的鼓勵,支持創作文章!

謝謝你的閱讀,如果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或聯絡我✍
你也可以拍手鼓勵我們表達想法,詳細請參考下方。拍手「1下」: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凡讀過必留下拍手😉
拍手「2–10下」:謝謝你的喜歡,我們會持續努力💕
拍手「10–20下」:持續關注這類型內容資訊,感謝你的注意!
拍手「20–50下」:拍好拍滿50下!想要加入我們,那就大聲說出來💪
以上資訊若有任何不妥,歡迎立即聯繫;文章轉載請附加出處,並來信告知。
筆者信箱|xillinna@gmail.com

--

--

辛勒那
辛勒那

Written by 辛勒那

不是創業家,不是設計師,是個想要成為策展人的專案經理。xillinna@gmail.com ,一起聊聊專案經驗。

No responses yet